本文介绍: Python综合案例–学生数据可视化读取学生数据集:使用 Pandas 库的 read_csv() 函数读取 CSV 格式的数据文件,并将数据存储在一个 DataFrame 对象中。数据清洗和预处理:对数据进行必要的清洗和预处理,以方便后续的分析和可视化。例如,删除无用的列、去除缺失值等。数据可视化:使用 Seaborn 库的函数,绘制多个图形展示学生表现与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包括: 学生成绩分布直方图:展示学生成绩的分布情况。 学生表现与性别之间的关系箱线图:展示男女学生的表现差异及
近年来,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已经成为了许多领域中的重要工具。在教育领域中,通过对学生的表现和行为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现问题、改进教学,并提高学生成绩。本文将介绍一个 Python 综合案例,使用 Pandas 和 Seaborn 库,对学生的数据进行清洗、预处理和可视化分析,探究学生表现与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 Python 在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方面的应用,同时也为教育数据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获取数据
要读取StudentPerformance.csv文件,可以使用Python中的pandas库。首先需要安装pandas库,可以使用以下命令进行安装:
安装完成后,可以使用以下代码读取StudentPerformance.csv文件:
其中,pd.read_csv('StudentPerformance.csv')
读取csv文件,并返回一个pandas的DataFrame对象。df.head()
输出DataFrame的前5行数据。
二、修改表列名,请将表列名修改为中文。
要将表列名修改为中文,可以使用pandas库中的rename()
函数。
三、显示学期和学段的取值
四、 修改数据
五、查看空缺数据情况。
六、按成绩绘制计数柱状图
七、按性别绘制计数柱状图
八、按科目绘制计数柱状图
九、按科目绘制不同成绩的计数柱状图
十、按性别和成绩绘制计数柱状图
十、按班级查看成绩分布比例
十一、分析四个表现(浏览课件次数,浏览公告次数,举手次数,讨论次数)和成绩的相关性
十二、分析不同成绩学生的讨论情况
十三、分析举手次数和参加讨论次数的相关性
十四、分析浏览课件次数、举手次数、浏览公告次数、讨论次数之间的相关性,写出相关矩阵,并可视化。
总结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