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 正如上图所示的这样,由一个独立的统一入口来收敛流量,再做二次分发的过程就是负载均衡,它的本质和分布式系统一样,是分治。报文经过 LVS 负载均衡查找到 RS 之后,将源 MAC 头改成自己的,目的 MAC 改成 RS 地址,MAC 寻址是在二层网络里,对网络部署有一定的限定,在大规模分布式集群部署里,这种模式的灵活性没有办法满足需求。具体的运作方式也有很多,上图的这种可以理解为,将最近一段时间的请求耗时的平均值记录下来,结合前面的加权轮询来处理,所以等价于 2:1:3 的加权轮询。
一、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是云计算的基础组件,是网络流量的入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将用户请求或者说流量通过负载均衡器,按照某种负载均衡算法把流量均匀地分散到后端的多个服务器上,接收到请求的服务器可以独立的响应请求,以期望的规则分摊到多个操作单元上进行执行,达到负载分担的目的。并通过它可以实现横向扩展(scale out),将冗余的作用发挥为高可用。
二、负载均衡模型分类
从应用场景上来说,常见的负载均衡模型有全局负载均衡和集群内负载均衡,从产品形态角度来说,又可以分为硬件负载均衡和软件负载均衡。
全局负载均衡一般通过 DNS 实现,通过将一个域名解析到不同 VIP,来实现不同的 Region 调度能力。
三、CDN负载均衡
四、LVS负载均衡
4.1 LVS 支持的三种模式
4.1.1 DR 模式
4.1.2 TUN 模式
4.1.3 NAT 模式
4.2 LVS 基于 Netfilter 的框架实现
五、负载均衡策略是什么
六、常用负载均衡策略图解
6.1 轮询
6.2 加权轮询
6.3 最少连接数
6.4 最快响应
6.5 Hash 法
七、用健康探测来保障高可用
7.1 HTTP 探测
7.2 TCP 探测
7.3 UDP 探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