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 经过上面四个步骤之后,便知道了客户端的公网地址以及所在的 NAT 情况,光知道 NAT 情况还没用,NAT 依旧会对请求进行拦截,STUN 还需要协调两个客户端对各自的 NAT 进行打洞,客户端才能穿越 NAT 完成连接建立,下面从简单到复杂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NAT 的打洞流程;这种情况下客户端 A 和客户端 B 往对方发送的数据都会被 NAT 丢弃,STUN 服务便会协调两个客户端,让它们先主动都往对方发送数据,在自己的 NAT 上留下对方的 “洞”,后续两个客户端便可以完成连接的建立了;
RTC
RTC 是 Real-Time Communication 的简写,正如其中文名称 “即时通讯” 的意思一样,RTC 协议被广泛用于各种即时通讯领域,诸如:
WebRTC 则是 Google 基于 RTC 协议实现的一个开源项目,为 Web 页面提供了实时音视频传输所需的能力(前端部分);
RTC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它是一个支持点对点直接传输的 P2P 协议;
P2P
P2P 是 “Peer to Peer” 的简写,在金融领域大家应该都听过这个名词(P2P 暴雷),金融中 P2P 可以指代 “个人对个人的网络放贷”;在互联网中也有着类似的意思,表示数据 “点对点传输” ,指数据可以在两个互联网用户之间直接传输,无需服务器在中间进行转发;
举个例子:IM 聊天软件中有 A、B 两个正在聊天的用户,聊天过程中,用户 A 的文字信息是没办法直接通过网络发送给用户 B 的,而是需要一个服务器 S 在中间做转发,“A -> S -> B”;但采用 RTC 协议的视频电话就不一样了,电话的音视频数据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在两个用户之间传输,无需中间服务器进行转发:“A -> B”;
NAT “墙”
为什么要叫锥形和对称形?
ICE — NAT “打洞”
STUN
NAT 探测
NAT “打洞”
只有一方在 NAT 后
双方都在非对称形 NAT 后
双方在对称形 NAT 后
TURN
如何快速判断是否能打洞?
webRTC ICE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