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数据库都是将表和索引存储在磁盘文件中。当新增数据时,数据库系统会先写入内存,然后将其写入磁盘上的数据文件。那为什么不直接写入磁盘嘞?主要是每次新增都直接写入磁盘性能很低,放在内存中,可以批量写入磁盘以提升性能。但有一个问题,如果数据在写入磁盘文件中途断电怎么办?当来电恢复后,我们重启数据库,发现数据不一致,又该如何处理。所以我们需要一些其他机制来避免断电引发的数据不一致,其实 MySQL 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内部已经实现一套 WAL(预写日志)机制来避免这一点。
什么是预写日志机制?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数据库都是将表和索引存储在磁盘文件中。当新增数据时,数据库系统会先写入内存,然后将其写入磁盘上的数据文件。
但有一个问题,如果数据在写入磁盘文件中途断电怎么办?当来电恢复后,我们重启数据库,发现数据不一致,又该如何处理。
所以我们需要一些其他机制来避免断电引发的数据不一致,其实 MySQL 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内部已经实现一套 WAL(预写日志)机制来避免这一点。
MySQL 设计有健壮的恢复机制,特别是使用 InnoDB 存储引擎的情况下,它能够在断电后重启而不会崩溃。InnoDB 存储引擎使用预写日志(WAL)机制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原子性。
预写日志机制是一种数据库事务日志技术,它要求在任何数据库修改被写入到永久存储(也就是磁盘)之前,先将这些修改记录到日志中。
这样当 MySQL 遇到意外的断电情况时,它会在重启后利用 Redo log 来恢复已提交但未写入数据文件的事务继续写入数据文件,从而保证一致性,再利用 undo log 来撤销未提交事务的需改,从而保证原子性。
MySQL 中的预写日志机制
Buffer Pool(缓冲池)
Redo log buffer(日志缓冲区)
Redo Log
Undo Log
额外知识:检查点(Checkpoint)
Sharp Checkpoint(完全检查点)
Fuzzy Checkpoint(模糊检查点)
断电故障恢复案例
数据在写入 Buffer Pool、Redo log buffer 中时,发生断电
数据在写入 Redo log 文件后,发生断电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