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局域网 WLAN
无线局域网常简写为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
无线局域网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有固定基础设施的,第二类是无固定基础设施的。所谓“固定基础设施”是指预先建立起来的、能够覆盖一定地理范围的一批固定基站。
IEEE 802.11
802.11 是无线以太网的标准,它使用星形拓扑,其中心叫做 接入点AP(Access Point) ,在MAC层使用 CSMA/CA 协议 。凡使用802.11系列协议的局域网又称为 Wi-Fi (Wireless-Fidelity,意思是“无线保真度”)。
802.11 标准规定无线局域网的最小构件是 基本服务集BSS(Basic Service Set) 。
一个基本服务集 BSS 包括一个基站和若干个移动站,所有的站在本 BSS 以内都可以直接通信,但在和本BSS 以外的站通信时都必须通过本 BSS 的基站。在802.11的术语中,接入点AP就是基本服务集内的 基站(base station) 。当网络管理员安装AP时,必须为该AP分配一个不超过32字节的 服务集标识符SSID (Service Set IDentifier)和一个信道。
一个基本服务集 BSS 所覆盖的地理范围叫作一个 基本服务区 BSA (Basic Service Area) 。基本服务区 BSA 和无线移动通信的蜂窝小区相似。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服务区 BSA 的范围直径一般不超过100米。
一个基本服务集可以是孤立的,也可通过接入点 AP 连接到一个 分配系统DS (DistributionSystem) ,然后再连接到另一个基本服务集,这样就构成了一个 扩展的服务集 ESS(ExtendedService Set) 。
分配系统的作用就是使扩展的服务集 ESS 对上层的表现就像一个基本服务集 BSS 一样。分配系统可以使用以太网(这是最常用的)、点对点链路或其他无线网络。扩展服务集 ESS还可为无线用户提供到 802.x 局域网(也就是非802.11无线局域网)的接入。这种接入是通过叫做 **Portal(门户)**的设备来实现的。
Portal 是802.11定义的新名词,其实它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 网桥 。
802.11标准定义一个移动站若要加入到一个基本服务集 BSS,就必须先选择一个接入点 AP,并与此接入点 建立关联(association) 。
建立关联就表示这个移动站加入了选定的AP所属的子网,并和这个接入点 AP 之间创建了一个虚拟线路。只有关联的 AP 才向这个移动站发送数据帧,而这个移动站也只有通过关联的 AP才能向其他站点发送数据帧。
此后,这个移动站就和选定的 AP互相使用802.11关联协议进行对话。移动站点还要向该AP鉴别自身。在关联阶段过后,移动站点要通过关联的AP向该子网发送 DHCP 发现报文以获取 IP 地址。这时,因特网中的其他部分就把这个移动站当作该 AP 子网中的一台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