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 WebRTC在弱网环境下传输较大的视频数据,比如:屏幕共享数据;会偶发的出现黑屏的问题;也就是说当视频的码率比较大且视频的分辨率比较高的时候,有一定概率出现黑屏的问题;本文基于M76分支的代码分析其WebRTC组包的两个关键函数;WebRTC的组帧逻辑主要在类中(在modules/video_coding/packet_buffer.cc中),其中的和是组包的两个关键函数;这篇文章会分析其中的主要逻辑及可能导致问题的位置;

WebRTC在弱网环境下传输较大的视频数据,比如:屏幕共享数据;会偶发的出现黑屏的问题;也就是说当视频的码率比较大且视频的分辨率比较高的时候,有一定概率出现黑屏的问题;

本文基于M76分支的代码分析其WebRTC组包的两个关键函数;WebRTC的组帧逻辑主要在
PacketBuffer类中(在modules/video_coding/packet_buffer.cc中),其中的
PacketBuffer::InsertPacket
PacketBuffer::FindFrames是组包的两个关键函数;这篇文章会分析其中的主要逻辑及可能导致问题的位置;

本文会从代码逻辑,以及调试断点代码两个角度去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文末会给出解决方式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lym594887256/article/details/135954715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code.cn/show_66231.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代码007邮箱:suwngjj01@126.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