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概述计算机网络


一、什么是Internet

1.从具体构成角度

什么是协议?

人类协议

网络协议

  • 类似人类协议
  • 机器之间的协议而非人与人之间的协议
  • Internet中所有的通信行为都受到协议制约

协议定义了在一个多个通信实体之间交换的报文格式和次序,以及在报文传输和/或接收时间方面所采用的动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从服务角度

3小结

二、网络边缘

网络结构边缘通过接入连接核心核心再将边缘联系一起,网络核心其实就是负责数据传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采用网络设施面向连接服务(TC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目标:在端系统之间传输数据

TCP服务[RCF 793]

2.采用基础设施的无连接服务(UD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目标:在端系统之间传输数据

使用TCP的应用

使用UDP的应用

三、网络的核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电路交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电路交换过程中,网络资源(如带宽)被分成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电路交换不适合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 连接建立时间
  • 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有突发性,如果使用线路交换,则浪费的片较多
    • 即使这个呼叫没有数据传递,其所占据的片也不能够被别的呼叫使用
  • 可靠性不高?

2.分组交换

以分组为单位存储转发方式

资源共享,按需使用:

Example:
L= 7.5 Mbits
R = 1.5 Mbps
3次存储转发延时 = 15 s

排队和延迟:

网络核心的关键功能
路由:决定分组采用的源到目标路径(查路由表)

转发:将分组从路由器的输入链路转移到输出链路

统计多路复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分组交换 VS 电路交换

分组交换允许更多用户使用网络

  • 1 Mbps 链路
  • 每个用户:
  • 电路交换:
  • 分组交换:
    • 假设有35用户
    • 大于等于10个用户活动的概率为0.0004 = 0.04%(99.6%的可能hold住,0.04%的可能hold不住,流量强度为1,网络会挂掉,瞬间进来的速度比出去的速度来的快,但是有队列可以慢慢排队,挺过这0.04%,后面就顺风顺水,进来的少,出去的多,把这0.4%传出去,也算hold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组交换是“突发数据的胜利者”

4.分组交换的两种方式

  • 分组交换:分组的存储转发一段一段从源端传到目标端,按照有无网络层的连接分成:
    • 数据报网络(无连接):
    • 电路网络(有连接):

数据报的工作原理

  • 在通信之前,无须建立起一个连接,有数据就传输
  • 每一个分组都独立路由(路径不一样,可能会失序)
  • 路由器根据分组的目标地址进行路由

电路工作原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总结

网络分类

  • 通信网络

    • 电路交换网络
      • FDM
      • TDM
    • 分组交换网络
      • 虚电路网络
      • 数据报网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电路交换,独享线路,性能保障,信息共享程度能力较低,连接建立时间非常长但网络连接的建立有很大的突发性,所以不好。将带宽分片以共享信息通路:频分(fdm),时分(tdm),波分(wdm),码分(cdma)

分组交换,将信息进行分组,待分组(当个分组不是整个报文)全部传输完时再进行转发,延时较高,可能丢包,但利于信道共享,有存储时延和排队时延

数据报(无连接) ∶每个分组携带完整的地址,进行分组转发。
虚电路(有连接) ∶建立一个虚拟的电路,每个分组携带一个电路号进行存储转发。有连接,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网络层的连接)没有关系。

服务分为面向连接的服务(tcp)和无连接的服务(udp)。
追求可靠性选择TCP,追求时效选择UDP如多媒体控制设备。

四、接入网和物理媒体媒介

Q:怎样将端系统和边缘路由器连接?

注意:

1.住宅接入

modem:(modem越来越少,现在是移动联通光纤到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电缆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接入

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采用现存的到交换局DSLAM的电话线
    • DSL线路上的数据被传入到互联网
    • DSL线路上的语音被传到电话网
  • 小于2.5Mbps上行传输速率(typically < 1Mbps)
  • 大于24Mbps下行传输速率(tyypically < 10Mbps)

线缆网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有线电视信号线缆双向改造(原有电视线缆只能传下行)
  • FDM:在不同频段传输不同信道的数据,数字电视和上网数据(上下行)
  • HFC: hybrid fiber coax
    • 非对称:最高3OMbps的下行传输速率, 2Mbps上行传输速率
  • 线缆和光纤网络将每个家庭用户接入到ISP路由器
  • 用户共享到线缆头端的接入网络

家庭网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企业接入网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无线接入网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AN:局域网
WAN:广域网

3.物理媒体

  • Bit:在传输-接收对间传播
  • 物理链路:在每个传输-接收对,跨越一种物理媒体
  • 导引型媒体:
    • 信号沿着固体媒介被导引:同轴电缆、光纤、双绞线
  • 非导引型媒体:
    • 开放空间传输电磁波或者光信号,在电磁或者光信号中承载数字数
    • 信号自由传播:如无线电

双绞线(T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两根绝缘铜导线拧合
    • 5类:10OMbps Ethernet. Gbps 千兆位以太网
    • 6类:10Gbps

同轴电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两根同心的铜导线
  • 双向
  • 基带电缆:
    • 电缆上一个单个信道
    • Ethernet
  • 宽带电缆:
    • 电继缆上有多个信道
    • HFC

光纤和光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无线链路

五、Internet结构和ISP

互联网网络结构:网络的网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些大的公司(ICPs),如谷歌等,在全球部署自己的数据中心机房,自己铺专用电缆相连(或者有的地方是租电缆专用),一般这些机房都建在距离ISP比较近的地方,这样用户访问等到达ISP可以很快到达机房,如果这个机房没有,专用电缆向其他机房获取也很快。而铺设这些专用电缆是因为ISP费用贵,还有就是提供高质量服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个分组要经过许多网络
很多内容提供商(如:Google, Akamai )可能会部署自己的网络,连接自己的在各地的DC(数据中心),走自己的数据
连接若干local ISP和各级(包括一层)ISP,更加靠近用户
经济考虑:少付费
用户体验考虑:更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六、分组丢失延时吞吐量

分组丢失延时是怎样发生的?
在路由器缓冲区的分组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四种分组延时

1>节点处理延时:

2>排队延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传输延时:

  • R=链路带宽(bps)
  • L=分组长度(bits)
  • 将分组发送到链路上的时间=L/R
  • 存储转发延时

4>传播延时:

  • d =物理链路的长度
  • s =在媒体上的传播速度(~2x108 m/sec)
  • 传播延时= d/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车队类比:

一个车队10个车,有两个收费站,现在车队在第一个服务站准备过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节点延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排队延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nternet的延时和路由: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分组丢失

3.吞吐量

吞吐量:在源端和目标端之间传输的速率(数据量/单位时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吞吐量:链路上每一段实际可用带宽中最小的一个带宽,这个最小的带宽经常是瓶颈。

七、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

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 网络功能繁杂:数字信号的物理信号承载、点到点、路由、rdt进程区分、应用等
  • 现实来看,网络的许多构成元素和设备:
    • 主机路由器
    • 各种媒体的链路应用
    • 协议
    • 硬件,软件

问题是:如何组织实现这个复杂的网络功能————分层
解决:层次化方式实现复杂网络功能

1.服务和服务访问

2.服务类型

  • 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的服务-方式
    • 面向连接的服务(Connection-oriented Service)
      • 连接(Connection):两个通信实体为进行通信而建立的一种结合
      • 面向连接的服务通信的过程:建立连接,通信,拆除连接
      • 面向连接的服务的例子:网络层的连接被成为虚电路适用范围:对于大的数据块要传输;不适合小的零星报文特点:保序
      • 服务类型:
    • 无连接的服务(Connectionless Service)
      • 无连接服务:两个对等层实体在通信前不需要建立一个连接,不预留资源;不需要通信双方都是活跃;(例:寄信)
      • 特点:不可靠、可能重复、可能失序
      • IP分组,数据包;
      • 适用范围:适合传送零星数据;
      • 服务类型

3.服务和协议

  • 服务与协议的区别
  • 服务与协议的联系
    • 本层协议的实现要靠下层提供的服务来实现
    • 本层实体通过协议为上层提供更高级的服务

4.分层处理和实现复杂系统的好处?

对付复杂的系统

5.Internet协议栈

  • 应用层:网络应用
  • 传输层: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 在网络层提供的端到端通信基础上,细分为进程进程将不可靠的通信变成可靠地通信
    • TCP, UDP
  • 网络层:为数据报从源到目的选择路由
    • 主机主机之间的通信,端到端通信,不可靠
    • IP(转发分组),路由协议
  • 链路层:相邻网络节点间的数据(以帧为单位的数据)传输
    • 2个相邻2点的通信,点到点通信,可靠或不可靠
    • 点对对协议PPP,802.11(wifi),Ethernet
  • 物理层:在线上传bi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ISO/OSI参考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封装和解封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各层次的协议数据单元


总结

以上就是计算机网络的概述。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weixin_62951900/article/details/134661501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code.cn/show_20636.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代码007邮箱suwngjj01@126.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