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Linux下coredump文件
Linux 系统下,在进行 C/C++ 开发时,经常会遇到程序运行突然崩溃的问题。这时可以通过离线调试即 coredump 方式进行 bug 的定位。
具体为当程序出现段错误时,内核错误,通常出现这类的问题是低级bug中的内存访问越界、使用空指针、堆栈溢出等情况。使程序运行过程中异常退出或者终止,满足这些条件就会产生coredump 的文件。
注意:使用 coredump文件分析方法,来定位代码运行崩溃问题时,前提是代码在编译阶段需要加入 –g 编译选项。
二. 更改 coredump文件的生成路径
1. 关闭 apport.service 服务程序
2. 更改 coredump 文件生成路径
三. Linux 下无法生成 coredump文件的可能原因
1. coredump 功能可能没有开启。
2. 被 ubuntu 系统中 apport.service 服务程序自动处理了(即被系统的服务程序吞掉了)。
3. 生成 coredump 文件的信号被用户程序捕捉。
4. 生成的 coredump 文件太大。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