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 ​LRU 缓存完全驻留在 Lua VM 中,并受 Lua GC 的约束。好处是您可以缓存任意复杂的 Lua 值(例如深度嵌套的 Lua 表),而无需序列化的开销(与 的ngx_lua共享字典 API一样)。Lua 实现的一个简单的 LRU 缓存,适合在 Lua 空间里直接缓存较为复杂的 Lua 数据结构:它相比 ngx_lua 共享内存字典可以省去较昂贵的序列化操作,相比 memcached 这样的外部服务又能省去较昂贵的 socket 操作。当缓存已满时,缓存自动驱逐最近最少使用项目

目录

lua_shared_dict

lua-resty-lrucache

新建

设置

获取

删除

综合使用案例

计数

全部刷新 


lua_shared_dict

语法 lua_shared_dict &lt;名称&gt; <大小&gt;

默认值

上下文: http

阶段 取决于使用情况

声明一个共享内存区域<name&gt;作为基于 shm 的 Lua 字典存储ngx.shared.<name&gt;共享内存区域始终由当前 Nginx 服务器实例中的所有 Nginx 工作进程共享。该<size>参数接受大小单位,例如km


 http {
     lua_shared_dict shared_data  1;
     ...
 }
local shared_data = ngx.shared.shared_data  

local i = shared_data:get("i")  

if not i then  

    i = 1  

    shared_data:set("i", i)  

    ngx.say("lazy set i ", i, "<br/>")  
end  
 

i = shared_data:incr("i", 1)  

ngx.say("i=", i, "<br/>")

lua-resty-lrucache

Lua 实现的一个简单的 LRU 缓存,适合在 Lua 空间里直接缓存较为复杂的 Lua 数据结构:它相比 ngx_lua 共享内存字典可以省去较昂贵的序列化操作,相比 memcached 这样的外部服务又能省去较昂贵的 socket 操作

​LRU 缓存完全驻留在 Lua VM 中,并受 Lua GC 的约束。因此,不要期望它能够跨操作系统进程边界共享。好处是您可以缓存任意复杂的 Lua 值(例如深度嵌套的 Lua 表),而无需序列化的开销(与 的ngx_lua共享字典 API一样)。缺点是您的缓存始终仅限于当前操作系统进程(即当前 Nginx 工作进程)。在init_by_lua的上下文中使用这个库并没有多大意义 ,因为缓存不会被任何工作进程共享(除非你只是想用预定义项目“预热”缓存,这些项目将由工人通过fork())。 ​

新建

syntax: cache, err = lrucache.new(max_items [, load_factor])

创建一个新的缓存实例。失败时,返回nil一个描述错误字符串

max_items参数指定此缓存可以容纳的最大项目数。

load-factor参数指定内部使用基于 FFI 的哈希表的“负载因子” resty.lrucache.pureffi默认值为0.5(即50%);如果指定了负载因子,则其将被钳制在 的范围[0.1, 1](即,如果负载因子大于 1,则其将饱和至 1;同样,如果负载因子小于0.1,则其将被钳制至0.1)。这种说法只对 有意义 resty.lrucache.pureffi

设置

syntax: cache:set(key, value, ttl?, flags?)

设置一个带有值和过期时间的键。

当缓存已满时,缓存将自动驱逐最近最少使用项目

可选ttl参数指定过期时间时间值以秒为单位,但您也可以指定小数部分(例如0.25)。 nil ttl参数意味着该值永远不会过期(这是默认值)。

可选flags参数指定与要存储项目关联的用户标志值。稍后可以将其与该物品一起检索用户标志在内部存储为无符号 32 位整数,因此必须指定为 Lua 数字。如果未指定,标志将具有默认值0。此参数添加v0.10版本中。

获取

syntax: data, stale_data, flags = cache:get(key)

使用键获取值。如果key在缓存中不存在或者已经过期,nil将会被返回

从 开始v0.03,过时数据也会作为第二个返回值(如果有)返回

从 开始v0.10,与存储项关联的用户标记值也作为第三个返回值返回。如果没有为某个项目指定用户标志,则其默认标志将为0

删除

syntax: cache:delete(key)

从缓存中删除由键指定的项目

综合使用案例

新建文件cache.lua

cd /usr/local/openresty/lualib
mkdir my
cd my
vim cache.lua    #内容写下面lua文件代码

lua文件代码自定义函数

local _M = {}

lrucache = require "resty.lrucache"

c, err = lrucache.new(200)  -- allow up to 200 items in the cache
ngx.say("count=init")

if not c then
    error("failed to create the cache: " .. (err or "unknown"))
end

function _M.go()

count = c:get("count")

c:set("count",100)
ngx.say("count=", count, " --<br/>")

if not count then  

    c:set("count",1)

    ngx.say("lazy set count ", c:get("count"), "<br/>")  

else

c:set("count",count+1)
 
ngx.say("count=", count, "<br/>")
end

end
return _M

nginx配置文件引用lua文件

#注释http中的代码部署,否则lua文件中每次都会new一个新对象
#lua_code_cache off;
lua_shared_dict shared_data 1m;


location /lua {
    ...
    #content_by_lua_file lua/hello.lua;		#需注释,否则与lua_block冲突
        
    content_by_lua_block {
    	require("my/cache").go()
    }
}

计数

syntax: count = cache:count()

返回当前存储在缓存中的项目数,包括 过期项目(如果有)。

返回的count值将始终大于或等于 0 且小于或等于size给定参数cache.new

方法添加v0.10版本中。

全部刷新 

syntax: cache:flush_all()

刷新当前缓存实例中的所有现有数据(如果有)。这是一个O(1)操作,应该创建全新的缓存实例快得多。但请注意,flush_all()方法resty.lrucache.pureffi是一个 O(n)操作。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m0_62436868/article/details/133246753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code.cn/show_5935.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代码007邮箱:suwngjj01@126.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