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数据仓库简介
数据仓库之父比尔(Bill Inmon)在1991年出版的“Building the Data Warehouse”(《建立数据仓库》)一书中所提出的定义被广泛接受: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是一个面向主题的(Subject Oriented)、集成的(Integrated)、相对稳定的(Non-Volatile)、反映历史变化(Time Variant)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决策(Decision Making Support)。比尔在著作《Building the Data Warehouse》中提出数据仓库的特征:
建立数据仓库的目的是为企业业务分析、市场营销、成本控制、战略决策提供所需要的数据支持,那在银行中,数据仓库汇聚了银行主要系统的客户、业务、财务等数据,为银行的日常运营分析、市场营销、风险控制、财务分析、内部审计、监管报送提供数据支持和服务。
银行系统群介绍及数据仓库的定位
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支柱行业,银行业务涉及种类众多,业务流程复杂,且像工行、建行等国有银行服务亿级的客户,每天交易量和BAT等互联网公司不相上下,同时不能造成1分钱的误差。因此没有健壮高效的信息系统做支撑,银行的业务是无法快速发展的。
由于业务的复杂性和高业务量,银行的软件系统也错综复杂且不断迭代,小的银行可能是几十上百个系统,国有大银行可能有成百上千个系统。银行的软件系统从功能划分主要有交易类系统、数据类系统;
1、交易类系统:交易类系统是承载业务流程的实时交易系统,它们一般是7*24小时运行,是银行业务正常运转的关键系统,交易系统主要分为渠道系统和业务系统(账务系统)两类:
以前银行的核心系统包括了存款、贷款、中间业务等所有业务功能,但随着客户数、交易量的增加以及信息技术架构的发展,目前许多银行的核心系统已经按业务或功能进行了拆分,演变成了多个系统,如个人贷款系统、公司贷款系统、票据系统、总账系统、基金理财系统等,从系统上看这样演变系统间耦合性更低,扩展性更好,从业务上看,各系统的业务分工更加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