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 用户定义完整性可以定义不属于其他任何完整性类别的特定业务规则。所有完整类别支持 用户定义完整性,这包括CREATE TABLE 中所有列级约束和表级约束存储过程触发器

  表的基本概念

        表是包含数据库中所有数据数据库对象数据表中组织方式与在电子表格相似,都是 按行和列格式组织的。每行代表一条唯一记录,每列代表记录中的一个字段例如,在包含公 司员工信息表中每行代表一名员工,各列分别代表员工信息,如编号、姓名、身份证号、 职务,出生日期、基本工资等。

3aae6811506540fca2bb1b103102d0fa.png

 

SQL Server 中的表包括下列主要组件

>列:每列代表由表建模的对象的某个属性例如员工表有编号列、姓名列和职务列等。

>行:每行代表由表建模的对象的一个单独的实例例如公司每名员工表中均占一行

 

数据完整

        数据完整性是指数据精确性和可靠性,它是为防止数据库存在不符合语义规定的数据和防止因错误信息输入/输出造成无效操作错误信息而提出的,它分为以下四类。

1.实体完整

        实体完整性将行定义为特定表的唯一实体实体完整性通过UNOUE(唯一索引.UNIQUE约束 或PRIMARY KEY(主键约束,强制表标识列或主键的完整性。

2.域完整性

        域完整性指特定列的项的有效性。可以强制域完整性限制类型通过使用数据类型)、限制格式通过使用CHECK约束规则)或限制可能值的范围通过使用FOREIGN KEY约束、CHECK约束、 DEFAULT 定义、NOT NULL定义和规则)。

3.引用完整性

        输入删除行时,引用完整性保留之间定义的关系。在 SQL Server中,引用完整性通过 FOREIGNKEY(外键)和CHECK(检查约束,以外键主键之间外键唯一之间关系为基础。 引用完整性确保键值在所有表中一致。这类一致性要求不引用存在的值,如果一个键值发生更改, 则整个数据库中对该键值的所有引用都要进行一致的更改

        强制引用完整性时,SQL Server将防止用户执行下列操作

        >在主表中没有关联行的情况下在相关表中添加更改行。

        >在主表中更改值(可导致相关表中出现孤立行)。

        >在有匹配相关行的情况下删除主表中的行。

4.用户定义完整性

        用户定义完整性可以定义不属于其他任何完整性类别的特定业务规则。所有完整性类别支持 用户定义完整性,这包括CREATE TABLE 中所有列级约束和表级约束、存储过程触发器

 

主键

        主键唯一标识表中的行数据,一个键值对应一行数据。主键一个多个字段组成,其值具 有唯一性,而且不允许取空值(NULL),一个表只能有一个主键

        如果主键多个列组成,则其中一个列将允许重复值,但是主键中所有列的值的各种组合必须是唯一的。

        定义主键可以对在不允许空值指定列中输入的值强制其唯一性。如果为数据库中的某个表定 义了主键,则可将该表与其他表相关联,从而减少对冗余数据的需求

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是数据的一种属性用于指定对象可保存的数据的类型,如整数数据、字符数据、货 币数据、日期时间数据、字符串等。

        >SQL Server提供系统数据类型集,该类型集定义了可与SOL Server一起使用的所有数据类型

        >SQL Server 中的数据类型可以归纳为下列类别精准数字、近似数字日期时间字符串、 Unicode 字符串、二进制字符串、其他数据类型。下面分别对一些常见数据类型进行介绍。

精准数字可以分为九种数据类型

669be780b3e1438f8d7b9f3b52e6ae15.png

 

近似数字可以分为两种数据类型 

881cf42abc0c4af895a9be83cfae9a9b.png

 

日期时间可以分为六种数据类型 

3cddba02897348d5b4c8a3f07ddf6542.png

字符可以分为三种数据类型 

63aeba870da1450d96d7b3694eccc18e.png

Unicode字符串可以分为三种数据类型

f03073a00eb04c4d9be6cc679e9ca99b.png

二进制字符串可以分为三种数据类型 

4a399754371a4485b74b14de35554cad.png

默认值 

        如果插入行时没有为列指定值,则该列使用默认值默认值可以是计算结果常量的任何值, 如常量内置函数数学表达式

        对于表中的每个列,可以指定用户将该列保留为空白时将在该列中输入的默认值。如果没有 分配默认值,并将该列保留为空白,则:

>如果设置了允许空值的选项,则将向该列中插入NULL。

> 如果没有设置允许空值的选项,则该列将保持空白,但在用户为该列提供值之前,它们将无法保存行。

标识列

        对于每个表,均可创建一个包系统生成序号值的标识列,该序号值以唯一方式标识表中的 每行例如,当在表中插入行时,标识列可自动应用程序生成唯一的客户回执编号。标识列在其 所定义的表中包含的值通常是唯一的。

        可以使用标识列在表中创建自动递增标识号,所以标识列习惯上又叫自增列,只能为每个表创 建一个标识列。 标识列具有以下三种特点。

     >列的数据类型为不带小数数值类型

     >在进行插入(Insert)操作时,该列的值由系统按一定规律生成,不允许空值。

     >列值不重复,具有标识表中每行作用每个表只能有一个标识列。

 

创建一个标识列,通常要指定以下三个内容
 >类型(Type):在SOL Server 2008中,标识列类型必须是数值类型,如decimalintnumeric. smallintbiginttinyint。其中要注意的是,当选择decimalnumeric时,小数位数必须为 零。另外还要注意每种数据类型所表示数值范围

>种子(Seed):指派给表中第一行的值,默认为1。

>递增量(Increment):相邻两个标识值之间的增量,默认为1。

 

检查约束

        通过限制列可接受的值,CHECK约束可以强制域的完整性。此类约束类似于FOREIGNKEY约束, 因为可以控制放入列中的值。但是,它们在确定有效值的方式上有所不同:FOREIGNKEY约束从其他 表获得有效列表,而CHECK约束通过基于其他列中的数据的逻辑表达式确定有效值。

        可以通过任何基于逻辑运算返回True 或False的逻辑(布尔)表达式创建 CHECK约束。 

        例如,可以通过创建CHECK约束将age列中值的范围限制为0~150之间的数据,以防止输入的年龄超出正常的年龄范围

                逻辑表达式为  “age >=0 and age <=150”

 

视图模式管理

建表

        下面将介绍使用SSMS创建数据表步骤

案例:某公司需要名为class”的数据库中创建表,表名称为”employee”,其中包含列为 编号(int)、姓名(nvarchar(50))、身份证号varchar(18)).职务(nvarchar(50)).基本工资(money). 备注nvarchar(2000))。其中,编号自动生成,从1开始,每增加一人则其编号自动加1:要 求输入基本工资的时候,其值必须为0~100000,设置身份证号列为主键。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所述。

(1)打开SSMS,然后展开数据库,右击“表”节点,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 “表”命令

7741b7309a5f43de976e111e05f58655.png

 

(2)输入第一列的列名为“编号”,数据类型设置为“int”,保持“允许NUll值”复选框为默认 的选中状态

cd387a3ec5d24165a1587238ebeb1856.png

(3)为该列设置标识规范。在“列属性选项卡中,将“(是标识)”的值改为“是”,“标识增量”和“标识种子”分别设置为“1”,可以发现表的“编号”列的“允许NUll值”复选框被自动清 空,说明标识列自动增量,系统不允许其出现空值。

51855e15dcfb4b008045fa621529f669.png

 (4)分别新建列“姓名”“身份证号”“职务”“基本工资”“备注”。

0c608d2c959b49338e9582cb99055183.png

(5)由于要求输入基本工资的时候,其值必须为0~100000.因此可以在“基本工资”列设置 CHECK约束,即右击“基本工资”,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CHECK约束”命令

477a8fececea4f168c25905e00651466.png

(6)在打开的“CHECK约束”对话框中,单击添加按钮然后在“表达式右边文本框 中输入“基本工资>=0 and 基本工资<=100000”,在“(名称)”右边文本框修改为“CK_Table_ 基本工资”,确认无误后,单击关闭”按钮。 

8bfff77a33854170963a1dfe08b7a9c5.jpeg

 (7)右击“身份证号”,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主键”命令,可将该列设置为主键,主 键列的左边显示“黄色钥匙图标

3af38eb1b99e4e4ea11d0a8f9398bd34.png

(8)设置完成后,保存该表,右击表名,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保存命令命令保存后在SSMS中可以看到新建完成的表。

c476e38d6f484ad189d0ae419d36ac0e.png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m0_73258133/article/details/134691475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code.cn/show_46332.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代码007邮箱suwngjj01@126.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